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四月底的那一天,李先生帶著爸爸來三芝真龍殿,聊天後知道李爸爸想找可以規劃家族墓園的地方,首先帶李爸爸和李先生參觀塔內的家族商品,李爸爸看完之後說想去看戶外的商品,其實來三芝之前,已經去看了其他的戶外墓園,但不是很滿意,所以想來三芝看一看。

在去停車場的路上,我已經規劃好要帶李爸爸看的商品,首先車子先停在竹林精舍墓園區,「竹林精舍」取自佛陀大悟成道後,以精舍為佛法根據地,在世說法傳教的歷程,重現佛陀於竹林說法的景象,打造一片至真、至善、至美的莊嚴淨土,只是這個墓穴的容量只能容納八個骨灰罐,不大符合李爸爸的需求。接著前往霞山雅緻墓園區,「霞山雅緻」擁有極佳的遼闊視野,園區背山面海,坐擁山巒景色,遠眺蔚藍海岸,仰望繁星良月,俯瞰四季美景,神隱於巧奪天工的大自然中,太陽從背後升起至眼前落下,吸收陽氣與月照,讓先人在夕陽餘暉的照耀下,順利啟程到永恆淨土;我請李爸爸站在墓園的中央,實際感受周圍的景象,李爸爸直說:太美了!太好了!看到李爸爸很滿意,我試著詢問李爸爸累不累?如果不累,前面還有一個正在施工中的印象花園墓園區,李爸爸說:我每天都在走路健身,這一點路算什麼?到印象花園要爬三座階梯,我很擔心的又詢問李爸爸累不累?李爸爸說:中和圓通寺的階梯那麼多,我都走上去了,這算什麼!於是我們又走到印象花園墓園區,「印象花園」乘氣於天盤光照最明朗的線位上,印穴如佛光普照,園區內精雕細琢與景觀完美結合,提供先人及後輩安心完善的未來家園,雖然園區還在施工中,我請李爸爸站在前方已成形的中央位置感受一下這個園區的美妙之處,微風徐徐吹來,視野遼闊,李爸爸說:真是個好地方!這時天空忽然飄起雨來,只好趕緊上車待下次再好好欣賞美景了!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12 Tue 2016 11:37
  • 遺囑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預立遺囑」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實寫了並不表示就要走了,只是寫了以後,至少是對自己的人生有個負責的態度,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走,但是已準備好,隨時可以迎接該走的時刻,把該做的事都做好了,把該交代的事都交代了,當那一天來臨時,可以讓我們的親人在面對離別時,不會感到徬徨無助而不知所措,也比較容易從傷痛中復原。

從事這個工作這麼多年,看過無數的服務案件,幾乎很少有預立遺囑的,所以往生者走了後,問題就接著而來,到底要聽誰的呢?要怎麼處理後事?要怎麼分配財產?要怎麼處理往生者遺留下來的東西?如果親人沒有共識,往往會讓親人們在悲傷之餘,還要痛上加痛。如果事先「預立遺囑」,就可以讓親人了解你的想法和做法,也可以避免因為意見不合引起的紛爭,自己可以做主的事就該自己來做,不要等走了以後,還要親人來揣摩您心中真正的想法。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月底的那一天,李先生帶著爸爸來三芝真龍殿,聊天後知道李爸爸想找可以規劃家族墓園的地方,首先帶李爸爸和李先生參觀塔內的家族商品,李爸爸看完之後說想去看戶外的商品,其實來三芝之前,已經去看了其他的戶外墓園,但不是很滿意,所以想來三芝看一看。

在去停車場的路上,我已經規劃好要帶李爸爸看的商品,首先車子先停在竹林精舍墓園區,「竹林精舍」取自佛陀大悟成道後,以精舍為佛法根據地,在世說法傳教的歷程,重現佛陀於竹林說法的景象,打造一片至真、至善、至美的莊嚴淨土,只是這個墓穴的容量只能容納八個骨灰罐,不大符合李爸爸的需求。接著前往霞山雅緻墓園區,「霞山雅緻」擁有極佳的遼闊視野,園區背山面海,坐擁山巒景色,遠眺蔚藍海岸,仰望繁星良月,俯瞰四季美景,神隱於巧奪天工的大自然中,太陽從背後升起至眼前落下,吸收陽氣與月照,讓先人在夕陽餘暉的照耀下,順利啟程到永恆淨土;我請李爸爸站在墓園的中央,實際感受周圍的景象,李爸爸直說:太美了!太好了!看到李爸爸很滿意,我試著詢問李爸爸累不累?如果不累,前面還有一個正在施工中的印象花園墓園區,李爸爸說:我每天都在走路健身,這一點路算什麼?到印象花園要爬三座階梯,我很擔心的又詢問李爸爸累不累?李爸爸說:中和圓通寺的階梯那麼多,我都走上去了,這算什麼!於是來到印象花園墓園區,「印象花園」乘氣於天盤光照最明朗的線位上,印穴如佛光普照,園區內精雕細琢與景觀完美結合,提供先人及後輩安心完善的未來家園,雖然園區還在施工中,我請李爸爸站在前方已成形的中央位置感受一下這個園區的美妙之處,微風徐徐吹來,視野遼闊,李爸爸說:真是個好地方!這時天空忽然飄起雨來,只好待下次再好好欣賞美景了!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10 Fri 2016 14:10
  • 娘家

之前在網站上看到一篇文章【娘家】,文章敘述著一個女人的心聲。

「當我的家人都不在的時候,我還有娘家嗎?」,女人在家悄聲悄息的整理家務,邊注意著房間裡面孩子的動靜,腦袋裡面邊胡思亂想著。母親是個傳統婦女,克勤克儉,總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把子女的幸福置於最前,也因為這樣,女人總是摸不清到底母親哪些話語是真實的?哪些話語又是委曲求全?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博士在2006年底,被診斷出得了癌症,但是她的反應和一般人不一樣,她主動跟醫生問:我得了癌症對不對?而當醫生告訴她:對了!你是得了癌症。她竟然像沒事的人一樣,無動於衷地走出診療室,回到學校繼續上課。趙博士因為看到太多的癌症病人一旦被診斷確定得了癌症,就方寸大亂,因此她自己心裡早有準備,每年在繳癌症險保費時,一方面慶幸自己還未得癌症,另方面總有預感似的,今年運氣好,明年就靠不住了,如此過了一年又一年,一旦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反而覺得踏實,心想:總有一天等到我,今天終於等到我了!因此能處變不驚,該做的皆按部就班,一切自己打理。

趙可式博士從事安寧療護近三十年,照顧了上千位癌症末期病人,思考死亡、面對死亡、參與死亡成了她最主要的生活重心,因此在得知自己罹患了癌症之後,也能保持著健康的心態,也就是「做最好的期待,做最壞的打算」,很多人一旦知道自己罹患了癌症之後,第一個感覺就是「晴天霹靂」,第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是我?」接著開始擔憂、恐慌、悲傷、孤獨,但是趙博士的反應是感恩、盼望和喜樂,因為她罹癌後決定將自己的「內在環境」調整得更好,她感謝能一覺睡到天亮、她感謝能用熱水洗頭洗澡、她感謝可以梳頭髮、她感謝有手可做事、她感謝有判斷及選擇的機會,她每天都感謝讚美天主。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天前(2016.5.22),蘋果日報刊登了一則新聞,敘述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名21歲的男子米寧尼(Chris Minnini),先前在社交平台Reddit傳了一張父親在臨終前與同樣重病住院的妻子在病榻前做最後告別,兩人雙手深情緊握,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令人動容。

米寧尼的父母結婚23年,58歲的父親因為肺癌在上個月住進京士頓綜合醫院加護病房,未料隔天,母親辛蒂也因為心臟病發住進醫院,仰賴維生系統;兩人本來住不同的醫院,但是米寧尼在53日替母親安排轉院,跟父親同住一間醫院。父親抗癌長達八年,已經進入末期,要求拔管,不要急救。米寧尼說,父親在最後住院期間,母親都躺在隔壁病房,因為用藥不斷昏睡,當家人告訴父親,母親就躺在隔壁時,父親情緒激動,用筆在紙上潦草寫下MO,家人知道他想寫的是Mom()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有想過嗎?當你過世後,你想留下些什麼給後代子孫留念呢?可能是幾張相片,可能是一本日記,可能是一捲錄音帶,可能是……,不管留下什麼?其實這些東西的背後都是有故事的,也就是說,我們希望留下的是自己經過的歷史痕跡,我們希望有些什麼可以證明「我來過」,儘管離開之後,我們無從考證到底這些是否可以有效的留下足跡,但每件事情的發生一定都會是有意義的。

這些留下的回憶,也許是個人的回憶,也許是家族的回憶,也許是成長的回憶,也許是求學的回憶,這些回憶都是屬於你的,因為它代表著你這一生的回憶,而你開始整理了嗎?我們常常自己心裡想著,這個花瓶是我最喜歡的收藏,這套衣服是我的最愛,而這些相片是家人共同的回憶,我的家人不是應該要記得的嗎?偏偏很多事情,你沒有說出來,家人是無法揣摩你的想法的,甚至你應該在你還清醒時,整理你身邊的東西,要留下的,要送人的,要丟掉的,通通把它處理好,不要讓家人在悲傷之餘還要傷腦筋怎麼處理你留下的東西。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星期看了一部電影《最後一堂課》,片中敘述一向樂觀的瑪德蓮在92歲的生日宴會上宣佈,已經決定好自己的『大限之日』,她希望自己能選擇生命善終、有尊嚴的死去,並期望家人們可以做好沒有她的心裡準備,當下聽到媽媽這突然的宣佈,所有的家人都無法接受這個晴天霹靂的決定,家族聚會不歡而散,子女們認為媽媽只不過是老了而已,還沒有到生了重病會離開他們的時候,為什麼現在就在宣佈自己的死亡日期,難到媽媽不愛他們了嗎?而瑪德蓮心裡也很難過,為什麼子女們不能諒解她,因為身體及所有器官逐漸衰老,那怕只是一件大衣外套的重量,她也無法承受,她無法清楚記住她要做的每一件事,她無法再獨自一個人開車上路,她更不想在醫院插管孤單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她想用她自己安排的方法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有一天,瑪德蓮在自家的馬桶上站不起來,雖然女兒打來問安的電話不停的響著,她就是無法站起來,最後臥倒在浴室裡的地板上暈倒了,直到晚上,女兒覺得不對勁,趕緊找兒子陪她一起去看奶奶,把暈倒在浴室的奶奶送到醫院,奶奶被送到醫院檢查後並無大礙,一直吵著要回家,但是家人們堅持要奶奶留在醫院多靜養幾天,這讓瑪德蓮更覺得生不如死。在醫院期間,瑪德蓮認識了同一個病房的老先生,老先生告訴瑪德蓮:他已經九十幾歲了,他已經活得不耐煩了,偏偏當他心臟病發被送來醫院後,醫生幫他開刀動了手術,現在要插管住在醫院裡,求死不得,反而是更痛苦,瑪德蓮聽了心有同感,更加深她想出院的念頭,因為她不想死在醫院裡。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2 Mon 2016 15:00
  • 遷葬

去年以來,不斷接觸到客戶詢問遷葬的問題,其中有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原本的墓地不是合法的墓地,現在面臨到地方政府機關必須做出遷葬的處置,以前的墓地沒有合法不合法的問題,只要家裡的附近有空地就可以拿來做墓地,慢慢的人口多了,地也少了,大家漸漸的就把墓地移到山坡地,那時也沒有合不合法的問題,反正有人提供墓地買賣,需要的人也不知情就買來使用了,後來政府明令地目是墓地才可以當作墓地使用,隔了多年以後,大家才發現自己花錢買來的墓地是不合法的,必須再找一塊合法的墓地來遷葬。

遷葬的問題還牽涉到家族間的共識與否,因為是大家共同的祖先,一定要達成共識才能做出遷葬的決定,往往只要有一房不同意,就會又擱置好幾年無法做出遷葬的決定。另外有一種情況是這一代的長輩們,認為祖先們的墳墓分散在各地,每年清明節要四處奔波掃墓,下一代不見得記得祖先們的墳墓在那裡,不如找個家族墓地把所有的祖先們遷葬在一起,以後子孫們要掃墓也輕鬆多了!記得以前我先生在世時,常常跟我說:他最怕清明節去掃墓,因為祖先們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有的祖先的墳墓在山頂,車子不能到達,下車後還要再走段山路,那時公公年紀也大了,無法走到山上,所以掃墓都是他在做,幸好後來婆婆過世後,買了個家族墓園,把祖先遷葬在一起。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不約而同聽到客戶們說:已經留給子女很多財產和保險了,我走了,我的喪葬事宜當然是要由他們來負責,要給他們一點責任。如果子女拿到財產都會照著父母的意思做,政府就不會31年來首度重大修正《民法》繼承篇,而且修正草案增訂「不孝子女條款」,兒女惡意不扶養父母,有重大虐待、侮辱或無正當理由不扶養,經父母以遺囑、書面、錄音、記錄影音等方式舉證後,兒女將喪失繼承權。這個民法的修正是為了保護年老的父母的權益,讓還健在的父母可以拿回財產的主導權。

前幾天,蘋果日報的頭版新聞刊登新北市的富商蔡城過世七年,因為子孫爭產到現在還未下葬,更早的高雄陳查某也是子孫爭產,拖了好多年才下葬,死了都不能安息,我想這是亡者不曾想到的吧!以前的人辛苦了一輩子賺的財產,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留給後代子孫,現代的人也是如此,只是既要留財產給兒女又怕兒女們不孝順,『養兒防老』是自古以來的觀念,但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保證自己的子女會按照自己生前的交代來完成每一件事,因為有太多的變數及外來的因素,如果可以在生前自己來規劃自己的財產和身後事,為什麼不自己好好規畫而要留給子女來負責呢?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4 Sun 2016 23:21
  • 養老

「養兒防老」是自古以來人們的觀念,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過,只是時代變了,根本不用等到「養兒防老」,現在有很多父母親用自己辛苦了一輩子賺的錢在養已經成年的兒女,或是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甚至生病了捨不得使喚兒女來照顧,更捨不得花錢請看護來照顧,一切只為了留更多的財產給兒女們,這不知道是對是錯,只是這樣真的是對兒女們好嗎?為什麼不好好規畫自己的晚年生活,給自己一個好的生活品質呢?

現代的「養老」觀念應該是在中、壯年時就好好規畫自己的晚年生活,規畫自己的財產,社會上有太多的案例,父母親把財產贈與給兒女們後,兒女們置之不理也不願意盡孝道,甚至告上法庭,所以現在政府立法允許已經贈與給兒女們的財產,如果兒女們不盡孝道,做父母的是可以拿回來的。我常常告訴朋友,自己辛苦了一輩子賺的錢,一定要用在自己身上,那才叫做「財產」,自己捨不得花費,那就全都成了「遺產」,如果你以為兒女們拿到遺產,就會按照你生前的交代辦理後事,那也不一定,所以在規畫自己的財產時一定也要事先規劃自己的身後事,因為當你的錢變成了遺產,就不是你的錢了,錢要怎麼使用就要看擁有「遺產」的人的決定了!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16 Sat 2016 00:22
  • 安居

香港導演的作品《安居》,將香港獨有的殮葬問題放於國際舞台,凸顯香港塔位嚴重不足的問題。在香港,因為塔位嚴重不足,往生者平均要等25年,才抽得到塔位,所以產生許多台灣無法想像的社會現象,比如說長輩往生、火化完之後,將長輩的骨灰放在黃色的袋子中,存放在葬儀社的櫃子上,等待抽中塔位的那一天,再把骨灰安厝在塔位,而葬儀社的櫃子也是要租金的。也因為等塔位一等可能就要等到510年,只好無奈的將長輩的骨灰放到鬧市中的殯儀店內,在路邊掃墓就成了香港的奇特現象。

因為公塔嚴重不足,香港開始產生一些住宅改成置放骨灰罈的空間,簡單的說,就是陰陽並住,一個位子,一個月可以收到600港幣的租金,這可是出租陽宅數百倍的獲利,因此造成許多人在繁榮的馬路旁祭拜祖先、燒金紙的社會現象。既然公塔不夠,那私塔呢?最便宜的就要十萬港幣,貴的要五十到六十萬港幣,這根本不是一般市民有辦法負擔的價位,所以香港很多的大樓開始申請變更成納骨塔,只為了搭上龐大的商機,甚至香港建築師更跨海到澳門去蓋納骨塔,為了就是做香港人的生意,但是您願意納骨塔建在自己居住的大樓嗎?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09 Sat 2016 09:28
  • 老伴

不只是台灣、日本,邁入老年化社會已經是很多國家正在面臨的問題,養老已成為了當下的熱門話題。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敘述目前德國也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德國總人口的23%,雖然德國的養老體制良好,德國人60歲後就可以進療養院養老,根本不會拖累兒女,但很多老人都十分厭倦療養院裡的單調生活,於是,便有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而自願組合在一起,過起了『同居』的老年生活。雖然老人們生活在〝同一間屋子裡〞,但平時他們各做各的飯,只有每個週末在公共廚房聚一次餐,有集體活動時則共同參與,例如:要到附近城市旅遊、要到歌劇院聽戲,如果平日裡有誰生了病,同居好友們也會主動承擔照顧他或幫助購物等。

其時在德國,除了老人與老人之間〝同居〞外,一些心態年輕的老人還喜歡與年輕人一起〝同居〞。德國的出租屋很稀缺,房租也貴得嚇人,年輕人普遍遭遇〝找屋難〞,於是,一些老人甘願把自己的房子低價或免費提供給年輕人和他一起住,但前提是年輕人必須承擔部分照顧老人的義務,比如陪老人一起聊一會兒天、打掃花園、外出採購等等。而現在德國一些城市的民政局和大學服務中心,經常會介紹大學生和孤寡老人家〝同居〞,大學生也很樂於接受這種〝新型同居〞的形式。如今,〝讓我們同居吧〞已經成為德國老人最熱衷的行為,老人之間或老人與年輕人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即使老人身體出現狀況也能及時被發現並得到救護,所以德國的老人的平均壽命變得越來越長,德國已成為目前歐洲最〝老〞的國家,大概與此很有關係。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以前,在YouTube裡看過一部「人生旅程」的影片,影片雖然只有短短三分鐘,卻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影片裡敘述:我們在走著,從時間軸的過去朝著未來,不停的走著,我們不是只有獨自一人,家人、朋友、戀人,都跟我們一起走著,這好像永遠都會繼續下去,但有時卻沒有辦法,也許有人會發生意外,停下了腳步的人,再也沒有辦法走下去了!不過,那個人並不是消失了,而是站在那兒,一直地站在那裡,看著我們往前走去,並不是消失了,因為永遠都在那個地方。放心吧!我們繼續走下去吧!是的!其實沒有一個人消失了,大家都在那個地方為我們加油!所以,走下去!學校、職場、結婚生小孩…….,當你覺得「真是走了好久呢!」 「還真是有點累了呢!」「我看我差不多…..」「停下來也沒有關係…..了吧!」嘿!怎麼後面有人在拍我的肩?「總算是見著面了呢!」「奇怪?我在你停下來之後又走了好久,怎麼就在我背後?」人一生所走的距離啊!回過頭來看其實是很短的。「什麼嘛!早知道我就慢慢地走了!」「先不管這個,你看看你的家人,他們還在看著你喔!」「喂!一直看後面會跌倒喔!」「記得要看著前面,好好地走下去!」

因為這部短短的影片,讓我這些年來憑著這個信念一直堅強的走下去,我知道愛我的家人、朋友,他們都在我後面看著我、幫我加油,他們並不是不想跟我一起走下去,他們只是累了、走不動了,而我還有繼續要走的路呢!我還有未完成的事,所以我只能往前走,我如果一直看著後面會跌倒呢!而您,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呢?雖然失去了親愛的家人、朋友,您心裡一定很傷心很難過,但是您也一定要繼續往前走,也許您還有未完成的學業,還有未完成的夢想,還有結婚生小孩建立美滿的家庭,這都是要一步一步走下去的!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02 Sat 2016 23:28
  • 掃墓

清明節是華人掃墓祭拜先人的日子。

冬去春來,天「清」地「明」草木萌生。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府近年來除政策性禁止土葬外,也因民眾祭祀習慣逐年改變,一般民眾現大都使用火化來處理往生親人的遺體,也因為火化就會有納骨塔的需求。除了一般的納骨塔的業者會販賣納骨塔,也有寺廟提供納骨塔的位置放置骨灰罈並收取費用,其實政府在民國九十一年就明令規定寺廟不得接受骨灰罈,但是這個政策並沒有落實,目前全台灣的寺廟納骨塔沒有一家是合法的,卻公然違法,變相收費,一旦發生意外,塔位受損,民眾的權益遭到剝削,不知道該向誰求助?

去年有個客戶,在土城的一個寺廟買了一個位置放骨灰罈,我心裡一直有個疑問,明明就不合法,而且放骨灰罈的位置很簡陋,為什麼還是有人願意花錢來購買呢?但是寺廟明明知道放置骨灰罈是不合法的,為什麼還是要公然違法賣給不知情的民眾,萬一出事了,要由誰來負責呢?民眾不願意向合法的納骨塔業者購買納骨塔,等到違法的業者出事了,卻又要政府出面來解決。殯葬管理處為了保障民眾,提醒民眾在決定購買納骨塔時,一定要注意下列事項: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年前,日本有部電影「送行者」在台灣放映,引起了很大的迴響,一直以來,殯葬業總是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令人感到鄙陋灰暗、冰冷而害怕的,更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送行者」這部電影,為大眾解開殯葬從業人員,不為人知辛苦工作的一面,更令人體會到從事這份職業,所面對家人、朋友,甚至另一半的不諒解,到全心接受所經歷的內心煎熬與辛酸。從事這個行業以來,常常會接觸到不友善、鄙視的態度的人,但我都告訴自己,他們是因為不了解這個行業才會這樣,而教育他們認識這個行業就是我的責任。                                   在民國六十年前後,因為傳統「上九流、下九流」的觀念,將葬儀人員歸在下九流之中,所以多半是由一些文化水準不高的人在開設葬儀社。殯葬產業之興起是因為殯葬在農業社會是被排斥、被忌諱、被壟斷的,而且由於台灣的喪禮禁忌、禮俗更繁瑣,再加上一般人在經歷親人過世的哀痛之時無法冷靜判斷,而葬儀社看準了喪家的心慌意亂、無所適從,為了賺錢,趁此以各種名目敲竹桿,當事人為了花錢消災,只能任其宰割,有些民間喪葬習俗更是會讓人感到困擾、混淆與迷惑。民國八十至九十年代,出現由財團經營的大型殯葬事業,使得傳統殯葬業者必須跟隨著企業財團的腳步,例如儀式簡約化、價格透明化是最大的改變。民國九十六年一月一日政府實施生前契約定型化契約法令,殯葬業開始走向企業化的經營模式。

企業化的經營跟葬儀社最大的差別在於從業人員的專業與素質,葬儀社的人員多半是師傳徒,只要照著做就好了,但是企業化的經營者把從業人員的教育訓練列為重要課程,從基本為期兩年的培訓,課程包含實務面及技術面,實務面課程有接體、豎靈、奠禮學習及分發至各服務處參與作業等內容,學術面則邀請專家學者講述喪葬基本常識、殯葬法規介紹、各宗教喪葬禮儀解說、禮儀商品相關知識解說、協調能力之提升及喪葬各流程解說等課程,培訓過程結束後,通過檢核者,才可分發開始接案。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1 Mon 2016 23:40
  • 遺產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一輩子努力工作賺錢,省吃儉用,就是想為後代留下財產,希望自己的後代子孫們可以不用再吃苦,但是不管「遺產」是多或少,總是有家族因為遺產繼承問題引發爭吵和糾紛,最近的張氏家族,富可敵國的王氏家族,都免不了因為遺產繼承的問題而鬧上檯面,成為大家飯後閒聊的話題。在一般人的觀念中,親人在世就談到遺囑或遺產分配等,被認為是不孝的,但是經由遺囑、遺產的事先規劃,不但能傳達自己對生命的回顧、感想,也能夠避免因遺產繼承問題而引發的相關問題和糾紛。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位客戶,她辛苦工作了二十幾年,有自己的房子,還有一筆二百多萬的存款,但是她患了癌症,在生命末期時,有天看護對她說:你留了那麼多錢,妳是否該為自己規劃身後事?萬一妳真的走了,有人會幫妳處理後事,妳也會比較安心!就在陳小姐簽好生前契約的第二天,突然病情惡化就走了,因為陳小姐未婚,於是看護通知陳小姐的哥哥和姐姐,沒想到哥哥的處理方式令大家傻眼,這是妹妹自己辛苦賺來的錢,理應花在她自己身上,可是哥哥不讓姐姐插手,甚至不告知姐姐來參加告別式,當姐姐陪著妹妹的骨灰罐去晉塔時,看到妹妹的骨灰罐放在那麼簡陋的地方,心裡很不捨卻又使不上力,大家也只能無奈的看在眼裡,一點都幫不上忙。如果陳小姐在生前就對她的財產和身後事做了規劃,哥哥和姐姐可以共同來處理妹妹的後事和遺留下來的財產,不至於惡臉相向,陳小姐地下有知,她是否會想著,這並非她想要的結局呢!

我常常跟客戶分享,辛苦了一輩子賺的錢,要自己來用這筆錢,這才叫「財產」,如果自己捨不得花錢,那就真的變成了「遺產」!「財產」可以自己來支配要怎麼花,但是「遺產」就不會照你的想法做了!有的人會說:我留了那麼多的財產,我的子女們一定會好好的處理我的身後事的。事實上,並非所有拿到財產的人都會照著做,甚至有的家族在告別式場就吵了起來。在南部,有個知名的望族,子女們因為財產的問題硬是不讓他下葬,這在一般人來想,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不就應該讓過世的親人早日入土為安嗎?如果往生者知道子女們因為財產的問題擺不平,而不讓他下葬,死了都不能瞑目,情何以堪呢?                   我們都無法預知我們可以活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會走?不管你是已婚、離婚或是不婚族,在規劃自己的財產時也要規劃自己的身後事,當你把身後事和財產規劃好,就算有一天,你突然走了,你的家人不會因此手忙腳亂、不知所措,而你也可以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和禮儀師在跟家屬們開治喪協調會議時,家屬中的大姐問了我一句話:劉小姐,妳認為「禮體淨身」有需要嗎?我回答說:當新生兒誕生時,護理人員會輕輕的幫新生兒洗淨更衣,迎接他的來到;所以當過世者往生後,為他淨浴沐身,穿上他喜愛的衣服,安詳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讓往生者有一個身心平安的圓滿結局,這是不是為人子女應盡的孝道嗎?因為將遺體清理的整齊、清爽、舒適,是保持基本人性尊嚴所必需的,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往生的時候面目猙獰或髒臭不堪的。大姐聽了我的話後,對著大哥、妹妹們說:媽媽最愛乾淨、愛漂亮了,我們幫媽媽洗淨後,換上她喜愛的服裝,再送她最後一程,你們認為呢?大哥和妹妹們馬上點頭同意齊聲說:媽媽最愛漂亮了!她一定會很開心!

三千多年前,當佛陀降生時,空中出現九龍吐水沐浴佛身、寶幢華蓋、大地向榮等種種殊相,故昔日印度佛教寺廟常於正午舉行浴佛之禮,將佛像置於盤中,以香湯灌沐佛身。日本人對遺體之尊重,視其歸引西方即為佛,故對遺體之淨身亦比擬為浴佛之禮稱為「湯灌」,在台灣稱為「禮體淨身」。西方宗教傳統喪葬儀式中,對剛往生之遺體亦有以香乳淨身之儀式(聖經/可蘭經均有記載)。故不論中西方文化,對於遺體之處理禮遇方式均有其共通性,即將遺體以恭敬方式洗淨或潤香。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想在上個月底,打開mail信箱時,有封信的署名引起了我的好奇,因為只署名林先生,我把內容點開,上面寫著:劉經理,您好!在一年前跟您交談拿了您的名片,想請您協助挑選媽媽的牌位,不知道您三月123日,那天有空?可以陪我上三芝真龍殿處理牌位之事?mail裡只署名林先生也沒有電話號碼,看看行事曆,就跟林先生試著敲定二月29日或三月1日,隔天林先生回了,因為二月29日那天8:40的交通車已經客滿,所以直接訂三月1日早上第一班的交通車,當天早上就麻煩劉經理了!

三月1日一大早趕著出門,因為要趕到捷運紅樹林站跟林先生會合,再一起坐公司的交通車上三芝真龍殿。在捷運上,我一直想著,一年前的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遇見林先生?我跟他談了什麼?快到紅樹林站了,還是沒有具體的回憶,好吧!待會碰面就知道了!看到林先生的瞬間,我想起來了,一年前的某天,我臨時被調去真龍殿值班,剛好交通車還有空位,我就坐上去了,而林先生剛好坐在我旁邊,起初他以為我是要上山祭拜的家屬,得知我是龍巖的業務人員後,開始聊了起來,問了一些關於牌位的問題,下車後,我帶領他帶到二樓三寶佛大殿後面的蓮位區,大約介紹一下,給了張名片就離開了。                                                                   上了交通車,趕快跟林先生聊了起來,原來去年只是在車上聊了三十分鐘,但是林先先說我的專業和態度,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今年媽媽合爐、立牌位之事,想請我來協助。在聊天中,得知原來他是媽媽領養的孩子,媽媽雖然不識字,但是到處幫人做工,含辛茹苦把他和兩個姐姐扶養長大,國中畢業後,他看到媽媽那麼辛苦,堅持不再繼續升學去當學徒,因為他想賺錢幫媽媽維持生計,在當學徒時,媽媽一直告訴他:我就是不識字,所以才會那麼辛苦,你一定要把高中讀完。為了不讓媽媽擔憂,於是他去讀夜校,半工半讀,完成了高職、二專的學業,後來兩個姐姐陸續嫁出去了,剩他跟媽媽兩個人相依為命,直到去年媽媽往生了。                                                                   今年他來找我說,他所有的積蓄都用在去年辦媽媽的後事,但是他去年回家後,跟了一個會,上個月把會標下來,今天要幫媽媽挑選個牌位;在牌位區,我跟林先生解說牌位區的價位的差別,我想林先生的預算不多,就跟他建議靠近門口的位置,價位會比較低,沒想到林先生站在地藏菩薩的對面問我這一區的價位多少?我跟林先生說:那區的價位足足多了十五萬元,沒想到林先生說:沒關係!我標到的會錢夠,雖然我是媽媽領養的,但是媽媽對我很好,所以我想幫媽媽買好一點的位置;當我又陪著林先生挑選位置時,林先生看著眼前的位置注視不動,我走到他身邊,輕輕的問他:你喜歡這個位置還是這個編號,原來眼前的這個號碼跟媽媽的身分證號碼很接近,於是我說:那就這個位置了,這是你幫媽媽挑選的,媽媽一定會喜歡的。最後,我陪著林先生上十樓的塔位區,林先生在媽媽的塔位前,跪著跟媽媽說,他已經挑選好牌位,就等擇日來立牌位,請媽媽安心!看著林先生跪著,我也跪下來跟林媽媽說:我是淑卿,我會協助您的兒子把立牌位的事情辦妥,請您安心!林生先看我跪下來跟媽媽說話,一直說很不好意思,我說這是應該的,請不要在意!林先生還是覺得過意不去,真的是一位很客氣的人。

Lily-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